古六大茶山历史故事(古六大茶山纪实五)
1.主要道路的修筑、维护
六大茶山的茶叶集散点多集中在易武等和倚邦街(其中易武街约占五分之四),道路显然也就从这两个中心点向外辐射。除青石板茶马古道由普洱府、思芧厅、倚邦、易武土司署、社会名流、茶业客商捐资,群众出力修筑外、各地的大道、小路都由茶山人民分段在每年秋收后的农历十月底前整修好。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为了扩大六大茶山与内地的交流,解决运送贡茶及商品茶的道路困难问题,普洱府、思茅厅、倚邦和易武两地土司署、社会名流及茶商老板捐资。人民出力,从易武经漫秀、麻黑、漫撒、倚邦、勐旺、思茅再到普洱,修筑2米宽的石板路,过去叫运茶大道,现称青石板茶马古道。其中易武至思芧段长240余公里。一个半世纪以来,茶马古道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人员交往等方面都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从中可以看出这项工程的浩大与艰辛以及古道对各项事业辉煌的贡献。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多种原因,全路程已因难以通行不再使用,只有断断续续的路段还有人行走。可惜的是易武古镇的石板路被拆800多米,漫落段被拆500多米,麻黑段被拆3000多米。很好的茶马古道,在1991~2001年间被私人拆用破坏,有关部门却不作任何追究和处理,真叫人痛心及不可思议。
除被人拆用及塌方淹没以外,现在易武古镇还有400余米,野竹栅附近100余米,一碗水至漫撒旧家3000余米,烂田至大荒坝1000余米,盐井河经曼松至倚邦2000余米,倚邦经龙公河、漫丫河到石磨渡口(罗梭江边)5000余米,其中漫丫河至石磨渡口3000余米保留完好。
易武的社会名流、商人、茶庄,还集资整修南下必经要道——石乌龟驿道,石乌龟系一自然生石形似乌龟而得名,这里地势险要难行,民国27年,民国镇越县政府官员发出募捐启事,并带头捐资五十两银元,交给地方绅士黄捷斌、黄元裳等人经办,共筹得六百余元,聘请王学孟负责整修,经三个月时间竣工,原崎岖险阻、牛马帮难以通行的小路,变成了康庄大道,许飏鵾区长恐捐款芳名被淹没,特嘱石匠余文勒石以志之。另外还立了一个块右至那毒、左至勐醒的指路牌。
2.六大茶山主要对外运输线路
(1)倚邦向外运输线路:
①倚邦向西北沿着青石板茶马古道经勐旺、思茅、普洱上昆明,由普洱经景谷、景东进中甸或丽江。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