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品质解析:十种忌讳味道及成因
茶叶,作为我国传统饮品,其品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口感体验。在茶叶的制做与保藏过程中,若处置不当,极易引起变味。聚祥春茗茶相关人士指出,茶叶最忌讳的味道有以下十种。
青味是茶叶中常见的一种味道。其主要原因是晒青、做青、杀青不足。栽培管理时氮肥过多、日光萎凋或搅拌不当、茶青室内萎凋室温过低、湿度太高、采摘茶青过于幼嫩或露水重时采摘的茶青在监制过程中搅拌不当等因素,都可能导致青味的产生。
苦涩味是乌龙茶中常见的味道。茶叶本身会存在苦涩味,关键在于入口后是否快速化开。苦涩味主要来自茶叶的咖啡碱和多酚类化合物。咖啡碱和多酚类化合物在茶叶制造过程中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使茶味甘醇爽口。发酵过程的适当与否,是茶叶品质差异的最大变数。茶青放置过多或过久,幼嫩茶青因搅拌不当致使发生不良发酵或者不正常发酵,茶叶色泽红变带苦涩,茶叶变青味及苦涩味的产生,关键在于日光萎凋及静置搅拌。
第三,闷味是乌龙茶中的一种特殊味道。闷味可分为闷黄味、水闷味、红闷味三种。闷黄味是指鲜叶堆积发热,烘焙出现蒸叶现象,揉捻、包揉时间偏长造成真空成。水闷味是指露水青、雨青、成堆没有摊开,没有及时凉青,或在杀青前,为了提高叶温,促进发酵,闷堆,做青走水不足。红闷味是指包揉时茶叶在包袋中闷积时间较长,而产生的味道。在部分发酵茶的制作过程中,揉捻过程中叶片互相摩擦产生热量,积高温必须适时解块散热,才能香郁幽畅。否则,茶叶滋味将缺乏新鲜感,混浊不清而有闷味且色泽灰黄不具油光。
焦味是茶叶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味道。焦味主要产生于烘焙过程中,如烘焙温度过高、时间过长,或者烘焙过程中茶叶堆积过厚等。焦味会严重影响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茶叶在制做与保藏过程中,青味、苦涩味、闷味、焦味等不良味道的产生,都与制茶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密切相关。制茶师在制作茶叶时,需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茶叶的品质。以下是对上述内容的详细阐述:
青味
青味是茶叶中常见的一种味道,主要原因是晒青、做青、杀青不足。具体原因包括:
1. 栽培管理:氮肥过多,茶叶呈暗绿色,香气不足而味道淡薄,突出青味。
2. 日光萎凋:日光萎凋或搅拌不当以致发酵不足造成青味。
3. 茶青室内萎凋:室温过低,湿度太高,茶叶中走水不畅,以致发酵无法正常进行。
4. 采摘茶青:采摘茶青过于幼嫩或露水重时所采摘的茶青,在监制过程中搅拌不当造成叶部组织损伤,造成积水,制作出来的茶叶色泽暗黑而臭青味重。
苦涩味
苦涩味是乌龙茶中常见的一种味道,主要原因是鲜叶幼嫩、晒青不足、做青不当、或者是夏暑茶。具体原因如下:
1. 咖啡碱:茶叶中所含的咖啡碱在冲泡茶过程时,约有80%溶解于水中,是苦涩味的主要来源。
2. 多酚类化合物:涩味则是茶叶中所含的多酚类化合物所造成。
3. 发酵过程:咖啡碱和多酚类化合物在茶叶制造过程中产生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化学变化,使茶味甘醇爽口。发酵过程适当与否,是茶叶品质差异的最大变数。
闷味
闷味是乌龙茶中的一种特殊味道,可分为闷黄味、水闷味、红闷味三种。具体原因如下:
1. 闷黄味:鲜叶堆积发热,烘焙出现蒸叶现象,揉捻、包揉时间偏长造成真空成。
2. 水闷味:露水青、雨青、成堆没有摊开,没有及时凉青,或在杀青前,为了提高叶温,促进发酵,闷堆,做青走水不足。
3. 红闷味:包揉时茶叶在包袋中闷积时间较长,而产生的味道。
焦味
焦味是茶叶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味道,主要产生于烘焙过程中。具体原因如下:
1. 烘焙温度过高:烘焙温度过高,导致茶叶烧焦。
2. 烘焙时间过长:烘焙时间过长,导致茶叶烧焦。
3. 茶叶堆积过厚:烘焙过程中茶叶堆积过厚,导致热量无法散发,导致茶叶烧焦。
茶叶在制做与保藏过程中,青味、苦涩味、闷味、焦味等不良味道的产生,都与制茶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密切相关。制茶师在制作茶叶时,需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茶叶的品质。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茶叶风味奥秘解析
2025-07-09 02:39:08在品茗的世界中,茶叶的风味物质及其形成途径是茶艺爱好者不断探索的奥秘。本文将深入浅出地解析茶叶的主要…
陶壶煮茶更换茶叶的注意事项与材质选择
2025-06-12 04:08:09大家好,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一个关于茶文化的问题:陶壶煮茶是否可以更换茶叶。这个话题涉及到多种材质的茶壶…
在家轻松制作茶叶蛋:传统美食与烹饪乐趣
2025-07-27 00:49:58在忙碌的生活节奏中,偶尔在家中为自己煮上一锅茶叶蛋,既能享受传统美食的滋味,也能带来一份宁静的烹饪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