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好的茶汤可以放多久_在茶汤里泡三个月
谈茶不喝茶,就像谈音乐不音乐,谈宗教不信仰。它到不了核心,听者只觉得痒。这是为了教育茶、音乐和宗教。你可以看似懂得很多,但并不扎实,不耐推敲,你也不容易自己去享受,融入生活。
这种现象在一般“消费者”身上的坏处是无法高度享受,而在学者专家身上容易出现的坏处是撰写或发表一些无关痛痒、似是而非的文章或言论。我们并不要求所有的专业人士都必须精通所在领域的所有知识和观点,但如果只是隔岸观火,还要写历史和评论,必然会伤害消费者,污染土地。
所有学科必须亲自出席。只有实践、体验、感受,才能获得真知,才有发挥创造力的空间。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学者在不认真喝茶的情况下,却能告诉人们,泡茶的诀窍是优雅。我们还发现,有些学者根本没有参加过无我茶会,也能写出“讨论无我茶会的无我”的文章。很少喝茶但读过禅书的学者在禅茶研讨会上发表了《禅茶本纯》。
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陶瓷艺术家的作品《紫砂壶与茶道》和《紫砂壶的设计》,这些作品不使用陶瓷壶和器皿泡茶。品过茶的生活美学专家谈喝茶的美学,过道里没品过老茶的茶师谈品老茶的艺术。对上述现象的描述,并不是说没有达到一定温度的学者专家就不能发表演讲或作品,而只是说因为他们对茶的了解不够,谈的东西难免不够深入,他们的论点、观点、批评难免有失偏颇。茶叶消费者和茶叶生产者应该重视这一经验。
我们的茶文化工作者和布道者是一群引领茶文化前进的人。他们必须爱茶,喝茶,这是绝对必要的。并不是我们沉迷于茶,贪恋茶的美味,贪恋茶的高价,而是我们乐于与茶交朋友,与茶交谈,心甘情愿地为茶服务。看茶的类型不喜不恨,否则经验、言语、判断都不正确。
接下来,只针对茶文化的生产者。如果你还没有达到爱茶、喝茶的境界,你就得想办法培养爱上茶的心情。有了谈恋爱的心情,自然会有爱茶、喝茶的欲望。如何培养爱上茶的心情?想想诗人对茶的赞美,想想专家说的喝茶的好处,想想和朋友喝茶的趣味。
有人说我体质太冷不能喝茶,有人说我喝完茶睡不着。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当然不可能爱上茶,于是走了一段柏拉图式的恋爱,只谈茶不碰,就有了上两段所说的结果。制作精良的茶(只看品质,不考虑价格)比较凉,即使是绿茶;你可以多吃些温热的食物作为缓解。至于影响睡眠的问题,在克服了前面的问题之后,逐渐增加喝茶的次数,养成身体的习惯,就可以睡得很香了。
让自己泡在茶汤里三个月,让自己浑身都是茶味。谈茶道、谈茶文化,不仅容易体会到真正的制茶效果、茶汤之美、茶学思想的内涵,而且有足够的茶味、茶韵。否则,虽然题目定为“茶道的精神境界”,但自始至终都是做人的原则,茶只是一个点缀,或者是一场讲座中的一杯茶。我们还看过一场名为“禅茶”的表演。结果80%都是佛手印的手势。表演中间插了一个泡茶的动作,物理表演结束后端茶出来的时候茶汤已经凉了。
可以借用其他领域的文化项目来帮助解释茶道的内涵,但必须给“茶”所拥有的部分命名,否则就不是关于茶的了。音乐是用声音艺术表现的境界,绘画是用条纹和色彩艺术表现的境界,茶道是用茶汤、奉茶、饮茶艺术表现的境界。所以,茶道或茶文化必须有自己的内涵和表现方式才能有独立的艺术范畴,表现者和生产者首先要知道它在哪里。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