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泡茶的利弊-袋泡茶是否安全
袋泡茶冲泡方便卫生、清洗简单,再加上包装越来越精美讲究,深受白领们欢迎。但国人的饮茶传统对茶叶的形状要求极高尤其是近日有报道称“我国98%的茶树都喷洒农药,袋泡茶都是用茶渣烘干制成的,不少品牌袋泡茶使用回收茶和二次茶”这一传闻让袋泡茶躺着也中枪,究竟袋泡茶的茶叶是如何加工而成的?我们平日喝的茶到底安全吗?
原料
袋泡茶一般选用中低档茶叶,不用回收茶
“袋泡茶的消费量大约占市场的10%,袋泡茶本身也是将原茶压成碎末,不是用茶渣、茶末当原料的,这点是可以放心的。”位于北京马连道茶叶城某经销商吴必林说。
“一般不需要回收茶渣来做袋泡茶,因为夏暑茶品味不够好,本身价格就很便宜,当然不排除极个别不法分子会这样做。”产茶大区福建省的一家杂志的“茶友汇”栏目主持王平年说,他平日与茶农来往密切。
“中国人千百年来喝茶讲究的是色、香、味、形,所以对于没有形的袋泡茶,大都认为袋泡茶品质不够好。一般不会用最高档的茶叶来做袋泡茶,袋泡茶原料一般会选择中低档茶叶。”浙江大学茶学系副系主任、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副所长、国家一级评茶师、茶学博士王岳飞说,“其实,外国人习惯了这种茶饮方式,袋泡茶的茶原料与散茶的茶原料在安全性上并无差异。我并没有听说过将回收茶、二次茶放进袋泡茶中做原茶的,人们所理解的袋泡茶的茶末、茶灰,并不能用在袋泡茶的生产加工中,因为加工过程中,不符合要求的茶末会堵住机器。”
加工过程
小于50孔的茶灰、茶末不能用于袋泡茶原料
那么从树上摘下来的茶叶,是如何加工成袋泡茶的?在加工过程中是否会增加农残的风险?王岳飞解释说,通常袋泡茶加工的工艺流程如下:原料茶一检验一复火一切碎一筛分一风选一拼配一包装一装盒一检验一装箱一袋泡茶成品。
在进行袋泡茶生产时,首先要对原料茶进行必要的检验,要求茶叶品质正常,无霉变和异味,重金属含量、农残指标都要符合国家茶叶卫生标准。
若系碎茶则可直接进行分筛,若系条茶则应先行使用切茶机切碎,然后分筛,分筛后将14-50孔的碎茶投入风选。大于14孔的茶叶则应重新送上切茶机切碎,切碎后再分筛。小于50孔的茶灰、茶末不能用于袋泡茶原料。风选是将14-50孔碎茶中茶灰和轻质茶毛等吹除。然后根据要生产的袋泡茶的品质要求,选取不同茶叶原料,拼配出符合产品标准的袋泡茶原料。这时即可使用袋泡茶包装机进行袋泡茶包装。袋泡茶农残是否超标,主要与原料有关,与加工过程关系不大。
滤纸安全
以“假设滤纸能吃”来设定标准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