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茶加工技术
扁茶炒制工艺解析
扁茶,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名茶,其独特的炒制工艺是保证其品质的关键。以下是对扁茶炒制工序的详细介绍。
一、青锅工序
青锅是扁茶炒制的第一道工序,其目的是让茶叶初步定型,并去除部分水分。具体操作如下:每锅投叶量约为4-5两,下锅温度控制在100℃左右。在这一过程中,炒茶师傅会使用抖、抹、搭等手法,使茶叶充分舒展,形成扁平状,同时控制茶叶含水量在20-25%。青锅时间一般为12-15分钟。
二、推凉回潮
青锅后的茶叶需要经过推凉回潮处理,以恢复其一定的水分,为后续的炒制工序做好准备。这一步骤对于茶叶的品质至关重要。
三、分筛
分筛是将不同大小、形状的茶叶进行分类的过程,有利于后续炒制工序的均匀进行。
四、锅工序
锅工序是扁茶炒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去除茶叶中的水分,使茶叶形成扁平、光滑、直挺的形状。具体操作如下:
1. 合并青锅叶:一般将3-5锅青锅叶合并为一锅。
2. 控制温度:下锅温度控制在60-80℃。
3. 回潮处理:待茶叶受热回潮,吐露茸毛时,再将温度提高到80-90℃。
4. 降低温度:当茸毛开始脱落,茶叶收紧较扁平时,将温度降至50-60℃。
5. 手法操作:使用抓、抖、捺、推、扣、磨等手法,直炒到茸毛脱落,外形光、扁、平、直,色泽淡绿。
6. 控制含水量:茶叶含水量在6-7%时即可出锅。
锅工序的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这一环节对于茶叶的品质具有决定性影响。
五、簸片割末
簸片割末是对炒制好的茶叶进行筛选和整理的过程,以确保茶叶的品质和外观。
六、整理包装出品
将经过簸片割末的茶叶进行整理,并包装成成品,以便销售。
扁茶的炒制工艺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从青锅到出锅,每个步骤都需要炒茶师傅的精心操作和经验积累。只有这样,才能制作出高品质的扁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茶叶树早芽种植技术详解:品种选择、催芽方法与庭院种植指南
2025-06-09 08:02:19茶叶树早芽种植,作为茶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对于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乌龙茶的加工工艺及步骤(舞龙茶加工工艺)
2025-04-27 14:53:49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舞龙茶加工工艺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舞龙茶加工…
中国茶叶加工方法的四个演变阶段「茶叶的加工工艺」
2025-05-22 11:41:11大家好,如果您还对中国茶叶加工方法的四个演变阶段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中国茶叶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