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为茶之母什么为茶之父(解读什么是水是茶之母)
从古至今,很多爱茶的人都谈到过茶和水。八倍茶遇上十倍水,茶也很好。十分之八的水,十分之十的茶,只有十分之八的茶穗。这是清代张大佛爷《梅花草堂笔谈》年的记载。水质差不能完美的体现茶叶的色、香、味,尤其是茶汤的味道和色泽。陆羽在《茶经》中也阐述了水:其水用在山川之上,用在江河之中,用在井下。并强调取山中泉水,选择白石缝隙中缓缓流出的泉水,喷出或飞落的水不能食用。
古代人对泡茶用水的选择一般基于两大因素:水质和水的味道。首先,水应该是甜的和苦的。赵霁在《大观茶论》中指出:水的美是纯净、轻盈、甜美和干净的。甜水是指水在嘴里是甜的,不苦也不咸。当然,冷水指的是凉爽的感觉。记得小时候在山上砍柴,渴了就舀一把山泉水,感觉清爽多了。第二,水要活,要清,要轻。唐庚《斗茶记》记载:水不问河井,贵在活。东坡说,活水必须用活火煮。这些都表明,没有活水的冲泡,茶叶是无法发挥其内在品质的。联系到我们现在的茶艺,道理似乎是一样的。优质的水可以充分发挥茶叶本身的内在品质,而我们的茶艺也通过对水温、送汤时间、速度等的掌握,发扬茶叶的优点,隐藏其缺点。还有用来泡茶的水,不是吗?
对于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尤其是在城市里,哪里能得到活水?自来水?专家指出,自来水沉淀24小时后再饮用为宜。正常情况下,一片水的感官指标不应超过颜色15度,浊度3度,无异味。pH值在6.5-8.5,pH值大于5时,汤的颜色变深;当pH值达到7时,茶黄素往往会自动氧化流失。如果每毫升水中的钙镁离子含量大于8,则为硬水,反之则为软水。我们国家饮用水的标准是不能超过25度,泡茶水也是一样。最适合的饮用水硬度是818度,属于轻度或中度硬水。矿泉水属于轻度或中度硬水。纯净水属于软水。软水含其他溶质少,茶叶有效成分溶解度高,茶味浓;硬水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和矿物质,茶叶中有效成分的溶解度低,所以茶味淡。泡茶时,水的硬度与茶汤的质量密切相关。用硬水泡茶,茶汤颜色浑浊,透明度差,茶味难闻。软水泡茶,茶汤色、香、味更佳。
用富含矿物质的水泡茶也会影响茶汤的质量。用含铁、钙、碱较多的水泡茶时,茶汤表面会形成一层油,这种茶汤的味道会变得涩涩的。茶汤用含铅量高的水浸泡会发苦;如果用镁含量高的水泡茶,茶汤会褪色。
古人常喜欢用天水泡茶,所谓天水是指雪水和雨水,两者都属于纯软水。对于泉水和河水,由于水中含有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是暂时的硬水,在煮沸过程中高温分解沉淀,变成纯净的软水,也可以用来泡茶。
看了上面的资料,翠兰自己比较了几种水,分别泡了绿茶和红茶。站立自来水、农夫山泉、恒大冰泉、昆仑山雪泉后的水。四种水,并对冲绿茶岳西翠兰根据评估方法。
自来水和农夫山泉都属于硬水,印象和品尝体验基本相同。茶汤的颜色和味道很淡,但茶本身的所有品质特征都很好
米大冰泉和昆仑雪泉属于轻度或中度硬水。我特意查了他们的pH值,都在规定范围内。它们富含矿物质,茶汤颜色重,味道更浓。米大是软的,昆仑是苦的。后者更好地刺激香气。红茶和自来水表现极差,茶汤略涩,农夫山泉口感不错,细腻的产品有塑料味。昆仑雪泉的表现不如恒大,而且我感觉恒大的泡祁宏更能发挥其品种特色,清香淡雅,绵软绵长。
今年夏天,翠兰曾经把埋在地下两年的雪水带到合肥,分别冲泡绿茶、普洱茶和红茶。平日里大家都说无根之水不能喝,但我确实拿来泡茶了。总的来说,感觉最好用雪水煮,太凉了,没法泡绿茶。地下埋了近两年的雪水,含阴太多,不适合冲泡绿茶,也发挥不出特色。泡红茶味道很重。
这几天有茶友问我品水的经历,翠兰都吓到了。我怎么敢在关公面前耍大刀,不敢说出品水品茶的真实滋味?我只是写一点自己的经历,分享给茶友。也希望各位茶友各抒己见,共同探讨水为茶母的真谛!作者:万崔岚/中国茶报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