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普通知识,茶叶知识常识问答
今天给各位分享茶叶普通知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茶叶知识常识问答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一、茶叶知识科普
茶叶的分类可以从树形、叶型和加工茶类三个方面来考虑。树形分为灌木型、小乔木型和乔木型,叶型分为特大叶种、大叶种、中叶种和小叶种。基本茶类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每种茶类都有其特点和代表茶。购买茶叶时需要注意干燥度和新鲜度,同时也要看清包装日期和包装质量。茶叶是否有梗和茶叶的颜色并不能完全决定茶叶的好坏,口感和品质更重要。
二、关于茶的知识讲解
1、茶为国饮,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绿茶为不发酵,杀青为核心工艺,绿汤绿叶;红茶为全发酵,发酵为核心,红汤红叶;黄茶为闷黄,黄汤黄叶;白茶为轻微发酵,萎凋、干燥制成;黑茶为后发酵茶,越陈越香;乌龙茶为半发酵,具有独特高香,以及岩韵、观音韵等。
2、不发酵,性偏寒,阴凉(冷藏)保存,核心工艺杀青
3、品饮最多的茶,我国品类最多的茶。他的核心制作工艺为“杀青”,鲜叶在采摘后,立即利用高温杀青的原理,使茶叶内的多酚类物质快速停止氧化。
4、其制作差异可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晒青绿茶、蒸青绿茶。喝的最多的是炒青绿茶。
5、绿茶的特征是干茶绿、茶汤绿、叶底绿,俗称三绿。
6、绿茶不宜久放,品饮当年产的绿茶。最佳的存放方法是放进冰箱,避免与其他食物一起存放,以免茶叶吸附异味。
7、代表茶:龙井、碧螺春、竹叶青、信阳毛尖、庐山云雾、汉中仙毫、恩施玉露、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都匀毛尖等。
8、轻微发酵茶,性凉,常温存放,核心工艺萎凋
9、近几年白茶深受消费者热捧,无论是新白茶、还是老白茶。
10、白茶属微发酵茶,发酵程度在5-10%。白茶是靠晒出来的,制成过程不炒不揉,也有人为烘干的。
11、白毫银针是全芽茶,新茶全身嫩绿,披满白毫,常被误认为是绿茶。
12、微发酵茶,性寒,阴凉冷藏保存,核心工艺闷黄
13、黄茶也是微发酵茶,其发酵度:10%-20%左右。知道黄茶的人很少,喝过的人更少。
14、黄茶按照鲜叶的老嫩,芽叶的大小可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三大主要的种类。
15、核心工艺是“闷黄”,是形成黄茶特点的关键。
16、黄茶跟绿茶很接近,但黄茶的茶汤是黄色的。品饮时间和储藏方式和绿茶一致。
17、代表茶: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平阳黄汤、雅安黄茶等。
18、半发酵茶,性平,常温存放,核心工艺做青
19、青茶(乌龙)属半发酵茶,发酵度:15%-70%,口感差异极大。主要分为:闽南乌龙清淡幽香、清香甘甜;闽北乌龙口感醇厚、沉稳。
20、核心工艺是:摇青。抖动摇晃茶叶,茶叶在碰撞中发酵。
21、代表茶:闽南乌龙(铁观音)、闽北乌龙(大红袍)、广东乌龙(凤凰单丛)、台湾乌龙(阿里山乌龙)。
22、全发酵茶,性温和,常温存放,核心工艺发酵
23、红茶属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在70%-100%。其茶性温和,女孩品饮有助于缓解体寒问题。
24、英国凯瑟琳公主非常喜爱喝,使其迅速火遍皇室,渐渐成为英式下午茶等茶文化,对世界影响极大。
25、核心工艺是“发酵”,通过揉捻破坏茶叶细胞,让茶叶内的多酚类物质充分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积累在叶片中,形成红汤、红叶。
26、代表茶:正山小种、祁门红茶、滇红、英德红茶等。
27、后发酵茶,性温和,常温存放,核心工艺渥堆
28、黑茶属后发酵茶,深受少数民族喜爱。随着市场的推广,在全国范围内黑茶也受到一定的追捧。
29、黑茶因叶色黑褐或油黑而得名,茶汤深红,叶底以黑褐色为主。有助消化之效,更是深受爱美人士的欢迎。
30、黑茶核心工艺是渥堆,把茶叶堆放在一起,洒上水,让茶叶依靠自身的物质发酵,6大类茶中黑茶的发酵最为特殊,黑茶的发酵其实是酶、微生物、湿热三者综合作用形成的。
31、代表茶:云南普洱茶(熟茶)、安化黑茶、广西六堡茶、雅安藏茶、湖北老青砖茶、陕西茯茶等。
三、茶叶文化知识
1、中国茶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关于茶文化可以从三个层面认识:一、茶观念文化,包括茶农、生产者、茶商、品茶者的观念、理念——对茶的认知、价值、功能,这是茶文化的核心;
2、二、茶行为制度文化,茶农的栽种、耕作及相关做法,生产者炒茶、制茶的行为、工艺及操作规范,泡茶品茶的各种行为及礼仪等;
3、三、茶物质文化,包括各种类型的茶叶,各种茶具,各种炒作、制作茶叶的器具,甚至设备设施。
四、茶叶初学者的基本知识
1、茶叶种类,可以分为绿茶、红茶、白茶、青茶、黄茶和黑茶六大类;
2、茶叶发酵,绿茶属于不发酵茶,而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类;
3、茶叶香味,有花香、果香、清香、蜜香、竹香等;
4、茶汤味道,清新淡雅型、醇厚柔和型、浓烈刺激型等。
五、茶叶入门知识
茶叶的入门知识,比如说最基本的我国是产茶大国,而在我国境内所生产的茶叶大致分为六大类,这六大类是红茶,白茶,黄茶,青茶,黑茶以及绿茶。作为入门学习,最起码要掌握这六大茶类的制性的茶叶种类以及干茶的状态
六、10个常用茶知识
专指茶汤入口后口感的刺激性。包括香型和苦涩度,常用“强、弱”来形容。
指茶汤入口后,汤质在口腔中的饱满度。包括滑度、甜度、回甘度、底蕴及耐泡程度,常用“厚薄”、“重淡”来形容。
鲜叶在制作工艺中产生,主要由茶叶中游离型儿茶素产生。在口腔中,上颚、舌面、舌下、两颊、咽喉间感觉明显。
苦是一种味道,涩是一种感觉。苦是由茶叶内含物中的茶碱产生,涩是口腔中细嫩组织收敛的表现。
品茶后,舌面和口腔四周出现的紧绷感,多为涩感的表现。
茶汤滋味很淡薄,喝茶已经喝到水的甘甜味而非茶本身的甘甜,叫做水味。基本上水味出现在喝茶最后的阶段是正常的。
七、茶的基本知识
1、1茶叶是一种通过制作而来的饮品,通过水泡或者沸水冲泡出茶汤,是人们日常饮用和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2、2茶叶是以茶树的嫩叶或者茶树的芽为原料,经过摘选、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多个制作过程加工而成。
3、其中每个环节对于茶叶的品质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3鉴别茶叶的品质可以从外观、气味、汤色、滋味等方面入手,茶叶的口感和品质都与制作工艺、原料品种、生长环境等因素相关。
关于茶叶普通知识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