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锅敲什么声音(敲锅听声音辨别好坏靠谱吗)
今天陶友问到关于敲锅听声音的问题,我之前特意写了一篇关于此事的文章,让大家了解一下相关情况。现分享原文如下:
经常看到一些朋友在买茶壶的时候,习惯用壶盖轻敲壶身,然后耳朵里听声音。据他们说,这可以检验一个壶的真伪和质量,通过这种方法还可以发现一些看不见的瑕疵。
这种方法真的靠谱吗?
用这种方法的人认为纯泥巴的声音清脆,而烂泥巴的声音沉闷、沉闷。
这个我不同意。
初中物理学过,声音的特征包括三个要素:响度、音调、音色。
响度与声振动的振幅有关。强度越大,声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大,反之越弱。音高受振动频率的影响,频率越高,音高越高,音高越低。音色与声波振动的波形有关,即声音的频谱结构。材料稍有差异,频谱结构就不一样,音色自然也不一样。
让我们回到一个锅。一个壶敲起来发出什么样的声音,与壶本身的形状、大小、材质、密度有关。
锅的形状大小不一样,敲击时声波的振动频率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听到的声音自然也不一样。
而清脆或暗沉的音色,其实与瓷质的程度,也就是结晶的程度有关,在不同的粘土配方下。瓷度越高,泥的网眼越高,颗粒越细,泥的密度越大,声音就会越清晰,而泥的网眼越低,敲壶时声音就越沉闷。
紫砂壶之所以经常发出编钟的声音,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紫砂的泥土含铁丰富,烧结体含铁;二是紫陶烧结温度超过1100,结晶充分;第三,紫砂泥目数高,密度大,坯体致密。
那么这种敲击的方法是怎么来的呢?以前没有电窑、气窑的烧制条件。紫砂壶全部在龙窑烧制,温度完全由窑主控制。
不同配方的粘土材料对烧结温度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当壶出窑时,为了判断壶的烧成温度是否不到位,或者是否有裂纹或隐裂,会用壶盖撞击壶身,从而判断音色。
当然,实际情况是,当你能通过敲击辨别出壶是否开裂时,就说明已经严重开裂了。就算是烧了几十年窑的老师傅,要分辨出细微的裂纹都挺难的,更别说敲窑的哥们了。
所以一个壶的结晶程度,是否有明显的损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敲击壶身,听声音来判断;既然是明显的损伤,不用听肯定能发现。所以,轻敲壶身并不能判断一个壶的真假好坏。
如果你不展示细节,你会失去很多。一些普通的薄胎壶和切断壶如石和龙蛋经不起敲打。本来一个完整的锅,往往会因为敲击而产生内部共振,导致当时很难察觉损坏;至于有口或有暗裂纹的锅,会因为外界震动产生应力集中,给锅带来更大的损伤;我见过一个很漂亮的截流壶,但是盖子当场就破了。
说一千句一万句,敲敲锅,听听声音。事实上,除了一种声音,你听不到其他任何声音。不要把紫砂壶当乐器敲,不然店主可能把你当棒槌。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