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的制作过程视频_大红袍加工技术
大家好,大红袍加工技术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大红袍的制作过程视频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大红袍加工技术和大红袍的制作过程视频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一、奈雪大红袍经过多少道工序
1、奈雪大红袍是一款高级乌龙茶,其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
2、从采摘、晒青、凉青、炒青、揉捻、发酵、杀青、毛茶等多个步骤,每一步都需要精心操作。
3、除了制作工艺的复杂性,奈雪大红袍还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香气,被认为是中国最优质的乌龙茶之一。
4、品尝奈雪大红袍,不仅能享受到它的口感,还能领略到其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
二、大红袍茶制作內质转换过程
十二次焙火促成内质转换,茶叶放在竹筐中,在木炭文火山慢焙十二次。
三、青茶制茶工艺
青茶,性平,属于半发酵茶,著名的茶品有大红袍、铁观音、水仙、凤凰单丛、肉桂、漳平水仙等。
青茶是介于绿茶(不发酵)与红茶(全发酵)之间的半发酵茶类,素有“绿叶红镶边”的美称,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制作是茶叶互相碰撞,使叶片边缘破损,正也是因为这道工序,才有了乌龙茶独特的香气。
青茶的加工工艺和流程主要有晒青、晾青、做青、杀青、揉捻(包揉)及烘焙等六个工序(5个步骤),具体如下:
即在阳光下散发鲜叶中的水分,使叶内物质发生一定的化学变化。从而破坏叶绿素,除去青臭气,并为做青做好准备。
晾青,即在室内进行自然萎凋。将晒青后的茶叶放置于室内通风阴凉处散失热量,让鲜叶中的各部位水分得到重新分布,便于做青。
又称摇青,在滚筒式摇青机中进行。使茶叶相互摩擦、碰撞,促进茶多酚氧化,形成青茶绿叶红镶边的特色。同时蒸发水分,加速内含物的生化变化,提高茶香。
与绿茶是一样的,让茶叶在高温中钝化,停止与氧气的结合,这也是我们看到的叶子是绿色的,叶边缘是红色的原因,如果不杀青继续氧化,那么发酵度就会上升变成红茶。
揉捻,将茶叶的茶汁挤压出来便于冲泡,再者就是塑造茶叶不同的外形,去除茶叶中多余的水分。
烘焙干燥这一步骤也是乌龙茶比较关键的。以武夷山闽北的乌龙茶为例,多数会选用木炭、竹炭、果树炭来加温让茶叶走水干燥。干燥可抑制酶性氧化,蒸发水分和软化叶子,并起热化作用,消除苦涩味,促进滋味醇厚。
干燥之后,青茶即制作完成,之后经过短暂的停留、存放,即达到市场。
四、奈雪大师定制武夷山大红袍经过多少工序
1、奈雪大师定制武夷山大红袍是奈雪的茶推出的一款高端茶饮产品,它的制作过程非常繁琐,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2、首先,奈雪的茶会从武夷山采购优质的大红袍茶叶,并对其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检验,确保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3、然后,奈雪的茶会将大红袍茶叶进行烘焙和炒制,以去除茶叶中的水分和杂味,并增加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4、接着,奈雪的茶会将烘焙好的大红袍茶叶进行研磨和筛选,以确保茶叶的颗粒大小均匀,口感细腻。
5、最后,奈雪的茶会将研磨好的大红袍茶叶进行冲泡和调配,以确保茶饮的口感和香气达到最佳状态。
6、总的来说,奈雪大师定制武夷山大红袍的制作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采购、烘焙、炒制、研磨、筛选、冲泡和调配等,以确保茶饮的品质和口感达到最佳状态。
五、大红袍炒茶的火候
1、大红袍是公认的制作工艺比较繁琐的。所以要格外细心,有耐心,才能制作出好茶。特别是火候犹为重要:
2、炒青与揉捻:炒青(即杀青)的目的是利用高温火力,破坏酶的活性,中止发酵,稳定做青已形成的品质,纯化香气。炒青时,炒灶火力要大,锅温逐渐增高至发红或发青。每锅约1斤半左右茶青,翻炒时两手敏捷翻动,时约二三分钟,翻炒四五十下后,青叶表面带有水点、柔软如棉,即取出揉捻。
3、炒青也要看青而变,如青叶含水分较多,炒时顺手将青叶抓起散落,俗叫“吊手”,以散去部分水气;如青叶脱水显燥,则手压住青叶翻转,俗叫“闭手”。茶青取出后,趁热迅速置于揉茶台上的揉茶,来回推揉,直至叶汁足量流出,茶叶卷成条形,浓香扑鼻,即解块抖松,然后再将两人所揉之叶并为一,倒入锅中复炒。复炒温度比初炒较低,时间也比初炒短,仅翻转数下,取出再揉。复揉的时间也比初揉短。经双炒双揉之后,再将茶抖开,子重拍揉桌,合二为一,以防止粘,后递入焙房初焙。
4、初焙:青叶经双炒双揉后,即递进焙房烘焙,俗称“走水焙”。焙房窗户须紧闭,水分仅能从烘青楼顶隙缝中透出。水焙温度要高(一般由师傅用手测定)。将炒揉后的茶索均匀摊置在篾制的狭腰焙笼中,然后将焙笼移于焙窟上,前后翻拌三次,并由温度由高向低的焙窟后移,直至下焙,此六、七成干的茶坯叫“茶索”。
5、扬簸:茶索经初焙后,水分蒸发过半,叶呈半干状态,即可“下焙”倒入簸箕弧内,立即进行扬簸。
6、晾索:晾索的目的,一是避免初焙后的未干茶叶积压一堆,发热产生劣变,茶香丧失;二是可使茶叶转色,形成油润之感。
7、拣剔:即拣去茶梗、扬簸未干净的黄片,以及未成条索的硬叶片。
8、复焙(俗称足火):复焙的目的是为了使茶叶焙至所要求的足干程度,以减少茶香丧失和茶素的减损。复焙时,温度应比初焙时低。
9、方法:经拣剔的茶叶,放入焙笼内,每笼约4斤左右,将其平铺于焙笼中,将笼罩于焙窟之上。烘焙所需的火温通常以手背感到有烫热感为宜。焙至二十多分钟,进行翻焙;其后焙至约四十分钟,进行二翻三翻。
10、茶叶在足干的基础上,再进行文火慢焙,俗叫“炖火”。炖火的火温,传统的方法是用手背靠在焙笼外侧,有一定的热手感为适度,或用眼睛距焙笼内的茶叶5~6寸,利用对火温视觉来感觉温度。科学而言炖火的温度以85℃左右为宜。
11、补火:补火俗称“坑火”,目的是去除纸上的水分,避免被茶叶吸收而降低茶叶火味。
12、在杀青时,应控制好温度,与炒茶的力度与速度,使茶叶均匀炒的均匀。烘干时一定要算好时间。
六、大红袍加工工艺简称
1、大红袍的第一道工序为萎凋。萎凋对于大红袍岩茶来说很关键,岩茶的岩骨花香是否浓重取决于萎凋效果。萎凋便是蒸发叶片水分,使其软化,为“走水和除涩”等做准备。该环节有两种方式,日光萎凋和加温萎凋,前者也称为晒青。将茶青薄摊在水筛中,水晒置于院落中的阳光下,阳光温度低于34℃,制茶工还要控制晒青时间。晒青后,还要进行晾青。晾青需要在室内进行,萎凋后的叶片光泽较浅,此时进行晾青,主要将其放置于晾青架上。晾青需要反复进行,避免茶叶色泽还原,状态复苏。
2、第二道程序为做青。做青工序主要形成茶叶的色香味等品质,该工序费时费力,要求也较高。在做青的过程中,大红袍这种岩茶会出现绿叶红镶边特征。
3、第三道工序为炒青。将茶叶置于高温环境中,使其内部的酶活性降低,进而使叶片丧失叶绿素,停止发酵,同时激发叶片香气。
4、第四道工序为揉捻。揉捻主要发生在揉茶台上,主要通过揉捻的方式将茶叶汁水挤出来,此时叶片松软成条,香气会变得浓烈起来。将叶片放入锅中炒,接着取出叶片继续揉捻,如此茶叶才能满足烘焙条件。
5、第五道工序为初焙。该环节会促使茶叶中的物质转化,茶叶内在物质转化越多,茶业品质越高。在烘焙时,烘焙师需要控制温度和速度。
6、第六道工序为扬簸。该过程主要为了去除茶叶堆中的碎片等杂质。
7、第七道工序为晾索。主要将茶叶晾起来,避免茶叶渥堆发热,否则大红袍茶叶色香味都会大打折扣。
8、第八道工序为复焙。主要弥补初焙时的不足,使茶叶品质均匀,同时避免茶香损失。
9、复焙之后的茶叶便是成品毛茶,此后再经过三道火,形成成品茶,最终将这些茶叶集中装到箱子里。
10、在茶叶制作中,制茶工还要及时做好质量检查工作,以便及时止损。
七、大红袍奶冻怎么做
1.将红茶袋放入开水中浸泡10分钟,取出红茶袋,把红茶袋压干后放在碗中备用。
2.将明胶粉用适量的水搅拌均匀膨胀。
3.将红茶水放入锅中加热,加入糖并搅拌至糖全部融化。
4.加入预留的明胶粉水搅拌均匀,煮至明胶粉完全溶解成透明状。
6.将第一步备用的红茶袋放入奶液中,搅拌均匀。
7.过滤奶液,倒入模具,放入冰箱冷藏数小时。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冻顶乌龙茶的简单冲泡方法_茶叶的冲泡方法
2025-05-19 14:10:16大家好,关于冻顶乌龙茶的简单冲泡方法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
大红袍手工茶的价格是多少?
2025-05-19 11:06:44大红袍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以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而闻名于世。手工制作的大红袍茶更是倍受茶客青睐。那么,…
大红袍是不是一类的红茶-大红袍是不是属于红茶
2025-05-18 13:21:35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大红袍是不是一类的红茶这个问题,大红袍是不是属于红茶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