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岩茶复焙时间「岩茶初焙」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老岩茶复焙时间的一些知识点,和岩茶初焙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一、陈年岩茶怎么复焙
陈年岩茶叶烘焙,热度愈高,由于水蒸气中,飞散之物质,丧失量亦愈大。故茶之烘焙,须将热度减至有效的最低限度,便可减少茶香丧失和茶素的减损。但又须顾及茶之焙干至相当程度,方能贮藏不变。
烘焙茶叶,须避免叶中水分不平均之蒸发。故茶叶烘焙法,乃先用一股极热空气,使发酵菌和酵素毁灭,无力继续发酵,然后在较低热气中,使茶叶平均受热慢慢烘焙,使叶间成分无多大变化。设茶叶干燥过速,内部水分不能全部逸出,迟缓的化学变化,便仍可进行,结果茶味的爽脆性减低,品质亦因而损坏,甚至贮藏时有发霉之虞。基于上述理由,岩茶因贵于久藏,故对复焙更须考究。
1、复焙时之火力——复焙时之火力,比初焙时为低。初焙时,焙窟炭火极炽,燃烧至日,火力已稍杀。复焙最早开始于上午六时许,此刻如火力仍盛,窟火上尚须披灰少许,依笔者在碧石岩测定,复焙火力以保持摄氏100~120℃左右为宜。其中水仙或“茶头”,需温较高。据茶师告之,焙火高,茶可久藏,香色不均不易劣变。昔年茶叶销路无阻,焙茶火力较低,复焙时均底衬以纸。现因销路困难,闽南潮汕一带茶商,均要求高温复焙,故近除名贵茶种而外,均不用纸衬,直接烘焙。
2、烘焙数量——复焙时,焙筛筛面向下,如属单丛或乌龙等名贵茶种,筛上须放方一尺二寸厚毛边纸(特制为包茶用俗称“种纸”)四张,内各置拣剔完毕之茶叶五六两,一焙筛合计约放一斤四两。茶叶均摊于纸面,纸对角分开。衬纸之作用,在使火力不致过于剧烈,茶叶不致蕉黑,香味赖以保存。至于水仙及普通奇种,名种茶量较多者,复焙时并不衬纸。每焙放茶约一斤半,平铺于焙筛上,厚约寸许,直接烘焙之,一日每一焙窟,可烘焙约十次之多。
3、烘焙时间——烘焙时所需火力已如上述,通常以摄氏80~120℃,约需一小时至二小时半长时间之烘焙。其中水仙因含水分较多,烘焙时间比菜茶为久。记录于1940年5月18日,在碧石岩对菜茶复焙之测定,结果如下:
在摄氏100℃火温下,经十七分钟后摊于而上之茶叶,已不复润湿,即行第一次翻茶。其后水分蒸发,茶叶内温度高至120℃,再经二十四分钟,手触茶叶,沙沙作响,遂行第二次翻茶,其后,复经三十分钟,行第三次翻茶。第三次翻茶后,叶中水分蒸发将尽,焙笼即须加盖,以防茶香散过巨。反之,水分未干,即行加盖,则茶受闷气,必变黑色,极宜注意。“起焙”时间。系第三次翻茶后之半小时。此刻茶叶已足干,用指捻之,脆碎成末,叶表面呈粉红宝色
二、轻焙火岩茶和凤凰单丛有何区别
凤凰单丛产于广东潮州市潮安县凤凰镇凤凰山区。单丛:为单株采制、单丛品系、或单丛品种采制。凤凰单丛茶品质极佳,依品质档次分为单枞、浪菜、水仙三档,素以“形美、色翠、香郁、味甘”四绝称誉。
“轻焙火岩茶”产于武夷山,武夷山多岩石,茶树生长在岩缝中,岩岩有茶。包括大红袍、名丛、肉桂、水仙、奇种等。
凤凰单丛的制作工艺为:鲜叶→晒青→晾青→做青炒青→揉捻→理条→烘焙→复焙提香。凤凰单丛会更加注重香气。
轻焙火岩茶的制作工艺为:鲜叶→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焙。武夷岩茶讲究重度多次焙火,汤色偏深,有特殊的“火工香”。
它们最大的区别在于发酵程度和焙火程度,凤凰单丛的发酵与焙火比武夷岩茶轻,这是树种以及内含物质不同的原因,所谓“看青做青,看茶焙茶”。发酵轻不意味就会含有“青味”,凤凰单丛发酵同样讲做熟做透。
而在焙火程度上,轻焙火岩茶为轻火;凤凰单丛一般只有轻火与中火,足火茶多见于陈茶。同样是轻火、中火,凤凰单丛表现得会比轻焙火岩茶轻。
凤凰单丛总体品质特征为:外形条索粗壮,匀整挺直,色泽黄褐,油润有光,并有朱砂红点;冲泡清香持久,有独特的天然兰花香,滋味浓醇鲜爽,润喉回甘;汤色清澈黄亮,叶底边缘朱红,叶腹黄亮,素有“绿叶红镶边”之称。具有独特的山韵品格。
轻焙火岩茶总体品质特征为:外形“蜻蜓头”,“蛤蟆背”,“砂绿润”。内质香气馥郁隽永,具有“豆浆韵”。“豆浆韵”可不是喝起来是豆浆味,而是口感醇厚,回味持久,又称“岩韵”。
凤凰单丛按其成茶的香型可以主要分为:黄枝香、芝兰香、玉兰香、蜜兰香、杏仁香等十大香型。凤凰单丛内质香气清高,具天然的花香,滋味浓爽回甘。
凤凰单丛以留存低沸点花香为主,干茶条索紧结匀整,香气持久,滋味鲜爽回甘,苦味显,留香浅,叶底红边淡黄。
轻焙火岩茶采用水仙、肉桂、菜茶或其他品种制茶。香气主要有兰花香,肉桂香,焦糖香等等。
轻焙火岩茶以高沸点果香和木质香为主要目标,香气浓郁,滋味醇厚,涩味显,留香久,干茶条索紧结重实,叶底红边明显,断碎较多。
三、大红袍茶是怎么炒制的
武夷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茶文化艺术之乡,拥有适宜茶叶生长的气候、土壤和自然环境。武夷岩茶(大红袍)为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分布在武夷山市10个乡镇,面积达10万亩,其传统制作技艺及习俗主要分布在星村、武夷、兴田、洋庄、吴屯等乡镇。作为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源于明末,成于清初。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工艺流程共有10道工序,即采摘、萎凋、做青、双炒双揉、初焙、扬簸晾索及拣剔、复焙、团包和补火等。武夷岩茶(大红袍)既有绿茶的清香、红茶的甘醇,又独具“岩骨花香”的乌龙茶神韵。
四、怎么做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工艺流程共有10道工序,即采摘、萎凋、做青、双炒双揉、初焙、扬簸晾索及拣剔、复焙、团包和补火等。武夷岩茶(大红袍)既有绿茶的清香、红茶的甘醇,又独具“岩骨花香”的乌龙茶神韵。
五、千两茶可以存放多久
1、岩茶存放时间多久得看是焙什么火功,跟什么档次、价位无关。
2、轻火、中火茶,很快就能退火,买回去后不建议做长期存放,时间久了容易返青,建议当年喝完。
3、足火茶,存放下去汤水会柔顺很多,被火压制的香气也会随着时间吐出来,但没必要算好一年时间去存放,放到第二年再来喝。第二年开始,茶叶会开始渐渐的出陈味,没有了刚开始退火后的那种“新鲜感”,不能说这种没有新鲜感是不好的表现,但个人觉得茶味还是纯净点好。每年春茶制好后焙到足火程度,一般时间都是下半年了,放个把两个月后就已经可以到好喝的程度,但可以喝慢一点,每隔些天来喝会发现有不同变化,正常情况都是越来越顺口。
4、另外还有个比较重要的地方,不管什么火功的茶,必须要焙透才适合存放。没有焙透的茶,不仅夹杂着青味,还极容易加快返青速度。足火茶也一样,焙足和焙透是两回事,焙足但没有焙透,香气不清透,汤水浑浊(这个浑浊是指味道不纯净),口感显得“粗”,不柔不顺不平稳。
5、存放方式是前提条件,密封、防潮防异味。避光也需注意,太阳直晒肯定不行,还有存放场合的温度不宜过高。对于轻火茶,有个比较极端的储存方式,就是密封放冰箱冷藏,低温下转化慢,但要放冰箱就得一直放着,随时喝随时取。相对来说,北方因为干燥,岩茶存放不会那么快返青。
6、买茶的时候根据自己口味去选择,不应该为了存放时间能够久些而刻意选择足火茶,不适合自己口味,买回去也没意义。如果你喝茶消耗量比较大,轻火茶买回去能够在当年喝完就没问题。如果喝得慢,就买小分量回去,不然买多了,自己没有专业工具复焙,返青后就不好了。或者有闲情的话,也可以买个迷你焙茶机,这样买中、轻火茶也就无压力。
7、茶叶存放多久其实还是要具体茶叶具体对待,茶客买茶回去时不时可以喝喝看有什么变化,毕竟每个人所处地区以及存放方式都不同。打个比方,同样一款茶,装成两箱,一箱经常打开喝,一箱没有开封,那肯定是经常打开喝的那个容易返青。茶是“活”的,变化是随着环境而变化。
六、岩茶说的是什么茶
岩茶是乌龙茶类,产于福建武夷山中的岩缝里,并因此得名,是乌龙茶中的极品,是采摘武夷山上稍成熟的鲜叶,经过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初烘、挑拣、复焙等工序制成。
老岩茶复焙时间和岩茶初焙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武夷山大红袍详细介绍(武夷岩茶大红袍)
2025-04-26 21:51:56在茶的世界中,武夷山大红袍被誉为“茶中状元”,其独特的韵味与高品质使得无数茶友为之倾倒。本文将深入剖…
孕期乌龙茶饮用争议:专家建议与注意事项
2025-05-28 09:06:18亲爱的读者们,在探讨孕期饮食健康时,乌龙茶这一饮品常引发争议。尤其是关于孕妇能否饮用乌龙茶的问题,许…
大红袍有哪几个品种_大红袍有哪些口味
2025-05-24 13:02:5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大红袍有哪些口味和大红袍有哪几个品种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